初中中考

《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课实录作文

本文已影响 4.57W人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人物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课实录

2。尝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初读,初感人物品质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十六年的回忆》。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知道在生死关头,李大钊的语言是这样的:

生齐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师:他的动作是这样的:

生齐读: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师:他的神态是这样的:

生齐读: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师:再读读这些语句,你从语言、动作、神态中发现了李大钊的什么品质?是从哪些词语中发现的?

生1:我从“坚决”一词和“我哪能离开呢?”发现李大钊决心之坚定,危险时刻,他选择忠于革命,我看到了他的忠诚。

生2:面对敌人的审讯,李大钊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我看了他的无所畏惧。

生3:我从“不慌不忙”发现李大钊的从容镇定、坦然、无畏。

师小结:是的,关键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凶恶的敌从容镇定,这就是李大钊先生无私无畏的品质;面对敌人的审问,面色平静,这叫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二、再读,深悟人物品质

师:同学们,抓住关键词“坚决、平静、不慌不忙”,我们初步感知了李大钊先生的品质。如果你们知道了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的背后的事,我相信你们的感触会更深。老师找到了一段重要的文字,请浏览文段。读完这则资料,我想你对“坚决、平静、不慌不忙”会有更深的感触。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

生1:可恶的反动派对李大钊施用多种酷刑,甚至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在这样的酷刑之后,李大钊在庭审时面色却是“平静”的,这“平静”后面,是他不屈的灵魂。

师:说得真好!好一个不屈的灵魂!这让我想起前一课学过的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时此刻的李大钊先生,亦是铮铮铁骨,顶天立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信念在人间。

生2:敌人想用酷刑打败李大钊,但李大钊却用“平静”粉碎了他们的计划。这是漂亮的反击,这是英雄的壮举。

生3:“平静”也说明李大钊先生已经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准备,他视死如归。他的“平静”源于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念。

生4:当敌人的脚步声、枪声在他家院子里响起的时候,李大钊先生已经预料到了之后会发生的一切事情,包括酷刑和牺牲。但他却是“不慌不忙”的,只有英勇无畏的人才会如此镇定。他让我肃然起敬。

生5:当妻子和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时,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危险,但他却“坚决”留在北京,在生命和革命事业的抉择中,他选择了革命事业。“坚决”背后,是李大钊先生的忠诚、坚贞与无畏。

师小结:孩子们,读革命先烈的故事,一定要借助资料读,这样,我们受到的触动会更大,收获的感动会更真,汲取的力量会更多。

师引读:生命何其宝贵,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但是,李大钊先生在关键时刻,将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面对生命与革命事业的抉择,李大钊先生是这样的:

生齐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师引读:面对装腔作势、穷凶极恶的敌人,李大钊先生是这样的:

生齐读: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师引读:经历敌人心狠手辣、毫无底线的酷刑,李大钊先生是这样的:

生齐读: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师:生死关头,李大钊先生是“坚决”的,是“不慌不忙”的,是“平静”的。读到这儿,你想起了曾经学过的哪些诗句?

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师:来,孩子们,读:

三、对比读,探究写作方法

师:我们再看这三句话,假如去掉“坚决”“不慌不忙”“平静”,句子会有什么变化?

生1:有“坚决”,更能李大钊留在北京的决心,更能体现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生2:去掉“平静”,就无法给读者带来这多么多震撼,也不能体现李大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崇高品质。

生3:“不慌不忙”与敌人的虚张声势形成对比,很好地体现了李大钊先生在危险面前的镇定从容,删去了这个词语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师小结:是的,“坚决”“不慌不忙”“平静”这些带着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很好地传递人物的品质。我们在刻画人物品质时,也可以用上一些情感色彩鲜明的词。

师:1927年4月28日下午两点,李大钊先生走向刑场,报纸上登载的只有几个字“神色如常,从容镇定”。我们来看看影视作品的片段——

师: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将这个片段写下来吧,注意用上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生1:李大钊先生双手后绑,戴着脚镣,脸色依旧平静,脚步依旧从容,他站在刑场,高呼着:“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生2:李大钊先生双手后绑,戴着脚镣,神情镇定地走向刑场,他用嘹亮的声音高喊着:“共产主义万岁!”接着,他不慌不忙走向行刑台,眼神里透着必胜的光芒。

生3:李大钊先生双手后绑,戴着脚镣,走向刑场。面对生死,他毫无惧色,他高喊着:“共产主义万岁!”他站在行刑台上,如山,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生4:李大钊先生双手后绑,戴着脚镣,他从容走向刑场。他的眼神里充满对反动派的蔑视。他高呼着:“共产主义万岁!”这呼声,激荡人心。

师点评:孩子们,你们用饱含深情的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先生视死如归,道出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

四、总结,升华人文主题

师: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中国,是一个英雄的国度,舍身取义是中国英雄的赞歌,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生死,英雄的中国人是这样认为的:

生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齐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