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

破镜,重圆作文

本文已影响 4.43W人 

晨起,打开微博,世界各地的琐碎消息便扑面而来;早饭中,打开朋友圈,别人的生活便跳动在眼前;作业时间,手机上频频的消息声总惹人迫不及待去查看;出门后,打开订阅号,一片片感兴趣的推送亮着红点,呼唤着你去阅读;闲时,打开淘宝,那其中的“宝物们”总让人流连忘返。

破镜,重圆

这就是身处碎片化生活中每个人的生活日常。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总觉得愉快的一天,一只手机就足够,那上面有我的朋友,有我想要的信息,有我喜欢的书……那儿,装着全世界。

可真是如此吗?当你走进图书馆,面对各色书籍却不知如何摘取信息;当你已不会学者静下心来啃读高深的名著;当你发现,你对朋友的认知仅局限在社交软件上的只言片语时……你真的以为,广博的世界可以浓缩在这小小的屏幕中吗?我们分类信息的能力在退化,我们的朋友看似越来越多,实则却愈发孤独。就是因为碎片化,它打破了本应完整呈现的事物,让我们的眼光逐渐变得片面,让我们的时间失去规划,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毫无条理,让我们沉沦在他人生活的表面,也醉心于如何为了别人装饰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再具有当年学者细细阅读文献,摘录再引用的过程。阅读的碎片化让我们不断依赖搜索引擎,让大脑变得简单,让思考变得破碎。我们浪费的时间终是比曾经要多得多。碎片化的产生看似填补了时间的缝隙,殊不知支离破碎的碎片要拼回原本完整的体系确是更难。我们或许会花一个下午沉湎在一堆实则毫无用处的信息垃圾中,过目则忘,不留一丝痕迹。我们刷过的朋友圈,那都是他人的生活碎片,不加思考地随意一翻,便如过眼云烟,匆匆而过。

碎片化生活的产生归根究底还是在于盲目求快的生活节奏和日益浮躁的生活态度。为此,我们跳过了许多必不可少的步骤:要把书读“厚”,要学着多面地了解别人。当我们的生活被过度地压缩,我们的思想就会被机器牵着走,被舆论带着跑。我们自以为那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仿佛我们的生活因碎片会更便捷、充实。但那实际只是碎片化的虚幌罢了。它打碎了一面面平整的镜子,碎片看似越堆越高,可真正的内容依然是那级面镜子,而我们的时间与思想,便再那碎片的空隙中而消耗殆尽。

我认为,碎片化的生活之所以会那么风靡,尤其是在中国,就是利用了国人的看客心理。早在鲁迅的文字中就多次将“看与被看”的关系搬上台面,直到当今依然如此。人们喜欢窥探别人的生活,喜欢不加思考地评论别人的行为,网络暴力应运而生,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人们对这一块别人的碎片研究,总颇有一种盲人摸象之感。我们所珍视的碎片,或是一片“标题党”推文,或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微博选段,实则都不过是曾经不会受人关注的、细枝末节的言论。而今却混迹于碎片之中。让人在繁乱之中迷失了方向。碎片化生活的产生是时代的必然,它让生活便捷,却助长了怠惰;它让信息更流通,却反而使之杂乱无章;它仿佛是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幸运,而随之而来的则是更大的不幸。

如何做到碎片化和完整性的统一,才是当今碎片化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应去探索的。破镜应当重圆,我们只需做好规划,让碎片仅仅是完整生活的补充,那便足够了。我们口口声声的全世界,不过是我们自己用碎片堆砌而成的小世界罢了。只有当我们真正立下决心从自己所扎身的小世界中抬起头,看看这依然完整的世界,我们才会真正安然放下那些碎片,让破镜重圆。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